集團總工程師
正高級工程師
同家梁礦自80年代以來在不同煤層和不同盤區(qū)都發(fā)生了沖擊壓力現象。掘進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均有發(fā)生。尤以11#311盤區(qū)回采工作面發(fā)生較多而且危害較大。通過分析認為主要是由采掘所形成的支承壓力疊加而造成。此類沖擊壓力是兩硬條件下沖擊地壓的特殊形式,通過“支”、“放”、“卸”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,完全可以消除或降低沖擊壓力的頻率,減弱沖擊壓力的強度,減少所造成的破壞程度。
1、礦井概況:
同家梁礦是一個有60多年開采歷史的老礦,開采煤層為侏羅系大同組,主要開采11#、12#和14#層,年產300萬噸,井田位于大同煤田向斜軸部的東南部。為近水平煤層,煤層厚1.7~3.6m, 層間距8~27m。煤層結構簡單, 開采埋深300~400m。80年代以來均為綜合機械化長臂大冒頂開采方法,工作面傾斜長150m左右,間隔煤柱15~20m。采用盤區(qū)前進式,雙翼開采方式。頂板結構一般無偽頂,直接頂為粉細砂巖互層,厚2.5~5.5m, 普氏硬度系數F=9~16, 老頂為中粗砂巖, 厚6~10m, 普氏硬度系數F=6~12, 煤層硬度F=3~4。一般采取強制放頂管理老塘頂板,初次和周期來壓均顯現強烈,來壓步距16~34m,來壓強度系數1.3~1.8。
2、11#311盤區(qū)臨空巷道的沖擊壓力的發(fā)生
此區(qū)域為典型的煤層與頂板的兩硬條件,也是發(fā)生沖擊壓力最頻繁且破壞性最大的盤區(qū)。(見圖一)
煤層穩(wěn)定,結構簡單,煤厚2.6~3.80m。直接頂粉細砂巖, 厚2.5~4.5m,老頂為細砂巖及中粒砂巖, 厚度大于8m。2000年12月3日,當11#81116工作面推進到260m時運料巷突然發(fā)生了強烈的沖擊地壓,伴隨著巨大聲響,煤塵飛揚,震感強烈。煤從巷道兩幫拋出,底板鼓起,臨空側嚴重于工作面?zhèn)取?/span>51.6m的巷道嚴重堵
圖1 11#層311盤區(qū)采掘平面圖(陰影部分發(fā)生沖擊地壓區(qū)域)
塞, 上部只有0.5~0.7m的間隙, (見圖2、圖3), 巷道底鼓0.6~1.2m, 破壞范圍達120m。巷道兩幫炸幫達1.5~2.0m。巷寬由原來的3.40m擴展至5.5~7.5m,而且頂板和煤層間仍有間隙,用直尺可以插入0.4~1.1m。支護破壞,但除零皮外, 頂板完整無損, 沖擊煤量有500多噸。工作面尾部40m,工作面煤壁有煤塵噴出和煤塊彈射,底板有1~2cm的地板裂縫,從尾部算第26個支架處鏟煤的工人被彈起摔下。距此處直線距離1500m的11#81015工作面亦有震感。這就是兩硬條件下沖擊地壓的特殊表現形式。距此次來壓又推進7m,發(fā)生了第二次沖擊,其狀況較第一次輕。距需二次來壓又推進9m,又發(fā)生了第三次大的沖擊壓力,顯現狀態(tài)略輕于第一次。距第三次來壓又推進12m,又發(fā)生第四次大的沖擊壓力,其強度和破壞程度比第一次嚴重。此后每推進22~50m就發(fā)生不同程度的沖擊壓力。工作面的煤爆是不斷發(fā)生。經過分析研究,采取綜合措施后,逐步減輕了破壞程度。本工作面共發(fā)生大的沖擊壓力13次,盤區(qū)內發(fā)生30多次,(治理后減輕的不計在內)。
三、沖擊壓力事故的特征:
1、主要是煤層沖擊, 以突然、急劇、猛烈的破壞形式拋出煤體,底鼓嚴重,而頂板未受破壞。
2、強度大,破壞程度大,沖擊煤量200~500噸;
3、主要發(fā)生在臨空順槽與工作面交接處向外60m;
4、一般和采動同步或稍滯后發(fā)生,由采動誘發(fā);
5、基本沒有預兆,難于事前準確確定發(fā)生的時間地點和強度。
6、埋藏深度并不大,只有300m左右;
7、頂板瞬時下沉后有回彈;
8、近距煤層群各層發(fā)生沖擊地壓主要以上層煤為主,發(fā)生的頻率,強度,自上而下逐漸減少,逐步降低;
9、3.0m以上 厚煤層的沖擊傾向大于2.0m及以下煤層。
四、成因分析:
我礦開采煤層均為細砂巖和中粗砂巖頂板,巖石堅硬,整體性強,一般采取強制放頂措施,但限于生產技術條件,一般處理冒落高度在4~5m左右,即處理了堅硬的直接頂的下位巖層。而10m厚老頂沒有很好處理,因而在煤柱內和煤壁內形成了較大的支承壓力;相鄰面老塘受煤柱支承,仍留有大的三角懸板,相鄰煤柱也較寬(20m),這就使臨空巷兩側煤柱的高應力和回采過程中的超前壓力,三向應力狀態(tài)下形成復雜的應力疊加條件,便在一定范圍內高度集中有大量的彈性能,暫處于亞穩(wěn)狀態(tài)。當達一定極限時,生產過程的割煤、放炮和老頂大面積折斷,就誘發(fā)了彈性變性能的瞬時釋放,產生了突然、急劇、猛烈的破壞為特征的沖擊動力現象。由于頂板堅硬完整,煤體相對較弱,就形成以煤體拋出、位移,煤塊彈射而頂板未受破壞的表現形式。
所以,經過觀察、分析、研究認為,我礦形成沖擊壓力的條件主要是:
1、具有一定厚度的堅硬頂板條件;
2、相鄰已采工作面在煤柱側留有三角懸板;
3、煤體較硬F=3~4,煤柱較寬20m,有形成支承壓力帶的條件;
4、煤層厚度大于2.5m;
5、上層沒有采空;
6、采掘部署和工作面設計不盡合理;
7、老頂斷裂瞬間出現的動力載荷,有向工作面前方傳遞的條件;煤巖體不僅是載荷體,也是傳遞應力的介質體;
8、半徑30m范圍無斷裂構造;$Page_Split$
五、結論及綜合防治措施:
通過分析沖擊壓力的成因和研究其表現形態(tài),認為我礦發(fā)生的沖擊壓力是采動重力型的沖擊地壓。不管是割煤誘發(fā)的或是老塘頂板斷裂的動力載荷誘發(fā)的,特征有所不同,但均為采動重力型。雖然在相同的地質條件下和開采技術條件下,有些區(qū)域發(fā)生,有些區(qū)域則不發(fā)生,破壞也不盡相同,說明其煤巖體的物理,力學特性不同,承載巖體的面積和載荷亦不同,采動所造成的彈性能積聚就不同,表現形式就不同。硬煤層中留設寬大的煤柱是產生應力高度集中的溫床;臨空三角懸板是形成大量彈性能的很好條件;老塘懸板斷裂加載是釋放彈性能的誘發(fā)因素。所以有目的地研究我礦發(fā)生沖擊地壓的機理,搞清發(fā)生的原因,確定危險波及的范圍,采取綜合的防治措施,是完全可以減少發(fā)生的頻率,減弱發(fā)生的猛度,降低沖擊的強度和限制破壞的程度,把沖擊性壓力的發(fā)生限制到最小的程度。我礦經過幾次經驗總結,采取“支”、“放”、“卸”等綜合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治理有重大危害性的沖擊壓力,除第一面發(fā)生13次外,其它4個面僅發(fā)生不到20次。而且除11#81116面的前四次未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,后來經過治理后,逐步限制到了最小的破壞程度。并安全采出煤炭310萬噸,采出面積840000m2,沒有發(fā)生一起傷亡事故,也沒有發(fā)生一起影響生產的頂板事故。
支:保證工作面支架的完好性能并達到初撐力,強有力地支撐工作面頂板,嚴防切頂線前移。工作面炸幫較大時及時支貼幫單體柱。為增加對巷道頂板的支護強度,在臨空煤柱側每間隔1m支設一組叢柱,每組三根,光頭不帶帽。并在叢柱間加支一根帶帽木點柱,而且要在里側掛網。工作面?zhèn)鹊膮仓g距2m,叢柱間也支帶帽木點柱一根,超前支護范圍不小于150m。見圖4-1。兩端頭支設叢柱,并架設6m雙梁邁步走向抬棚。放:針對頂板特性,強化放頂工作。我們制定了工作面淺孔和兩順槽深孔爆破相結合的放頂方案。工作面淺孔是破壞直接頂,眼距6~9m,眼深6m,仰角65°,裝藥6~8Kg,分臺階放頂。當炮眼口距切頂線0.6m時引爆。深孔如圖4-2、圖4-3所示布置,分別在工作面頭尾布置炮孔,破壞老頂在煤柱側的懸頂。在臨空巷深孔爆破是為了斷頂,以降弱老頂的傳遞支承壓力,皮帶巷深孔爆破是提前破壞煤柱側的三角懸板,防止給下一工作面在煤柱里積聚支承壓力。提前100m打眼,距工作面3.0m時引爆。雙眼扇形布孔,眼深24m, 裝藥30Kg, 眼距20m。卸:在臨空巷兩幫煤體打卸壓孔并爆破卸壓。如圖4-2、圖4-2布置。提前100m打卸壓孔(50m范圍內卡鉆桿無法打)。分兩段裝藥,每段裝藥200g,隨裝隨引爆。予爆破是在不破壞煤柱整體結構的情況下,人為地增加和擴大煤體裂隙,從而使積聚在煤體中的彈性能得以逐步緩慢釋放,降低沖擊能量,減緩沖擊地壓的形成條件。除此,我們還研究了煤層注水以增加塑性;在臨空巷破壞臨面老塘三角懸板的方案;調整采掘部署和工作面設計等方案。但限于各種因素及條件沒有實施。但僅通過上述綜合防治措施后,沖擊地壓的頻率明顯減少,沖擊強度顯著減弱,基本消除了對生產的危害。雖然增加了支護,卸壓和放頂的成本,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??梢哉f,我礦近幾年能夠安全穩(wěn)產,主要得益于11#311盤區(qū)(主采盤區(qū))沖擊地壓的有效防治。
參 考 文 獻
1 礦山堅硬巖體控制討論會論文集 1991.8
2 煤礦開采沖擊礦壓災害防治 竇林名 2005.3
作者簡介 鞏培文 1957年出生,工程師,1980年大同煤校采煤專業(yè)畢業(yè),現任大同煤礦集團同家梁礦副總工程師,主要從事采掘技術管理工作。地址:山西省大同市礦區(qū),郵編037025
|